娱乐知识|天下第一关是谁写的,肖显写的天下第一关


山海关上“天下第一关”几个字是谁写的? 天下第一关建在镇东门平台之上,楼身两层,关楼上悬明代著名书法家萧显所书“天下第一关”匾额 。 站在关楼北望,角山、长城、古堡、烽火台历历在目 。 南沿长城远眺,老龙头依稀可见 。 老龙头是万里长城最东端,澄海楼巍峨高踞城头,乾隆御笔“澄海楼”和明大学士孙承宗书“雄襟万里”楼匾居高临下,直俯大海 。 自澄海楼筑有—石城逐级而下伸入大海,站在石城终端楼平台上四眺,海天一色,无边无际,气象万千 。 山海关附近还有燕塞湖、孟姜女庙、九门口长城和碣石宫遗址、长寿山等景区 。

山海关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15公里,是万里长城东端起点 。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大将徐达在此构筑长城,建关设卫 。 因关在山海之间而得名 。 山海关北依燕山,南临渤海,地势险要,是东北华北之间的咽喉要冲,历史上为兵家必争之地,有“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之说 。 明长城从山海关南面海滨的老龙头,经山海关蜿蜒越群山之巅而向北延伸 。 山海关城东依长城辟四门,东曰镇东门,即天下第一关,西曰迎恩门,南曰望洋门,北曰威远门,各门上均筑城楼,城中心筑钟鼓楼,城外绕以护城河 。
“天下第一关”这几个字是谁写的? 明代进士大书法家萧显

相传,五百多年前,明成化皇帝亲自降旨,要在山海关城楼上挂一块题为“天下第一关”的大匾 。 当时镇守山海关的是一位兵部主事(相当于国防部副部长),他接到圣旨后,立即派人爬上箭楼,量好尺寸,请木匠做了一块长一丈八尺,宽五尺的巨匾 。 匾做好了,找谁来写呢?兵部主事和部下商量了一天一夜,终于想起一个人来 。 这人姓萧名显,两榜进士出身,当过福建按察司佥事,书法好,近年因年老辞官,归家山海关赋闲 。
第二天上午,兵部主事亲自到萧家拜访,说明来意 。 萧显沉吟了半晌,才点头答应 。 不过他提出,写这种字,不能急,不能催,兵部主事只好答应下来 。
转眼二十多天过去了,没有消息 。 兵部主事让手下人预备好了几样东西:几匹绫罗缎匹,几枝大型湖笔,派一名亲信给萧显送去 。 时间不长,送礼人回来了,禀报说: “萧老先生在偏院里练功,每天起早贪黑地在院里耍一根长扁担 。 ”兵部主事不解,这耍扁担跟写字有何关系,不管他,已经等了这么多天了,那就再等等吧 。
又过了二十多天,还是没动静 。 兵部主事又让乎下人准备了一些上好的徽墨、宣纸,派亲信带着东西又到了萧家,送礼人回来禀报说:“萧老先生正在屋子里吟诗,背诵着什么飞流直下三千尺呀,什么疑是银河落九天呀……什么来如雷霆收震怒啊,罢如江海凝青光呀 。 ……”“他见到礼物后怎么说?”“他说再过一月就可以写了 。 ”
兵部主事对这话不太理解,但总算有了一个期限,那就等着吧,兵部主事万没想到,第二天他接到兵部一封急信,说是新任蓟辽总督代皇帝要来山海关视察挂匾事宜,预计三天内到达 。 这下可把兵部主事急坏了,立马让人抬着那块木匾和一坛子墨汁赶往萧家 。
到了萧家,寒暄之后,就把兵部传来的急信之事向萧显述说了一遍,萧显也是官场上下来的人,自不怠慢,立即行动起来 。 只见他,提着笔在匾前来回走着,一边走,一边端详,一会儿点头,一会儿大笑;忽然,他停下身子,凝神屏气,开始动笔了 。 只见他,落笔如高山坠石,起笔如飞燕掠食,有快,有慢,又稳,又准,笔随身行,不一会儿,“天下第一关”五个大字写好了 。 你再看萧显,浑身是汗,满脸通红 。 兵部主事忙拱手道谢 。 萧显说:“本来想用一个月的时间阅读古诗,陶冶情性,可惜呀,时间太急了 。 ”兵部主事连忙说:“这已经很好了,已经很好了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