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谷是生命的原动力 春季养生与五谷

春季养生与五谷
在我国 , “五谷”的说法已有相当久远的历史 , 人们以谷物为主的饮食习惯也已沿袭了数千年之久 。 古书《周礼-职方氏》将“五谷”指定为黍、稷、菽、麦、稻五种粮食作物 , 这一说法最后逐渐形成习俗 。 其中 , 黍指玉米 , 也包括黄米 , 稷指粟 , 菽指豆类 。 到如今 , “五谷”已经成为一种笼统的称呼 , 泛指各种粮食作物 , 或者称为“五谷杂粮” , 包括细粮(如稻米、小麦等)、粗粮中的谷类(如玉米、小米、高粱、紫米、燕麦、荞麦等)、豆类(如大豆、蚕豆、豌豆、红豆等)、薯类(如红薯、马铃薯等)以及其他杂粮 。 那么 , 五谷杂粮对春季养生有什么意义呢?怎样食用才更有利于春季的健康?这是我们在这一章里将要谈到的内容 。
谷类的营养价值主要有以下特点:
【五谷是生命的原动力 春季养生与五谷】 第一 , 碳水化合物是谷类的主体营养素 , 一般占70%以上 , 主要是淀粉 , 还有纤维素和半纤维素 。 所以最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 。
第二 , 谷类中植物蛋白质含量丰富 , 它对改善贫血、增强机体的免疫力、维持人体发肤的健康都有重要意义 。 但由于其中的氨基酸组成不佳 , 因此 , 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不够高 。 但若能将谷类与豆类混吃 , 则可发挥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 由此可以看出 , 古人把豆类作为五谷是符合现代营养学观点的 。
春季五谷是生命的原动力
“得谷者昌 , 失谷者亡 。 ”我们的先贤从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深刻认识到五谷的重大养生保健作用 。 《随意居饮食谱》里说道:粥饭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 。 贫人患虚证 , 以浓米汤代参汤 , 每收奇效 。 病人产妇 , 粥养最宜 。 李时珍也说 , 米油是穷人的人参汤 , 婴儿食米油 , 百日则肥白 。
民间以立春日为一年农事的开始 。 立春俗称“打春” , 史载 , 周武王曾责令地方每年举行“迎春”仪式 , 即各地方官员要在立春前一日沐浴素服 , 步行至郊外“迎春”;次日要聚集乡民 , 焚香叩拜 , 使“芒神”举鞭抽打土牛 , 意在打去春牛的惰性 , 好迎接全年的丰收 , 也意在宣告春耕播种工作的开始 。 后来 , 人们将春牛改土牛为竹篾扎制的 , 用纸糊起来 , 里面装入五谷或花生、核桃、枣等 , 象征五谷丰登之意 。 由此可以看出 , 古代人们对五谷杂粮的重视程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