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变公式 应变ε怎么求

应变ε的符号如何规定?【应变公式 应变ε怎么求】应变没有单位,一般用应变仪测量出来的是微应变uε,1ε=1000000uε
【已知材料的线应变如何求弹性应变与塑性应变】?其中屈服强度,一般取为0.2%应变时的应力,如图,不同曲线的屈服强度不同 。εp=ε-σ/E,其中E对于每条曲线都不同,即为屈服强度时曲线的斜率 。以曲线4为例,即为黄线的斜率 。而4上一点,这点斜线是平行于黄线的,其弹性应变为绿线标识长度,塑性应变为蓝线标识长度,计算就是上面这个公式 。伸长率是总应变,即用真实应变乘长度就行了,不用区分弹性和塑性 。
切应变怎么计算?弹性模量(E )、切变模量(G )、泊松比(v)三者关系公式为:G=E/[2(1 v)]泊松比:材料沿载荷方向产生伸长(或缩短)变形的同时,在垂直于载荷的方向会产生缩短(或伸长)变形 。垂直方向上的应变εl与载荷方向上的应变ε之比的负值称为材料的泊松比 。以v表示泊松比,则v=-εl/ε 。在材料弹性变形阶段内,v是一个常数 。切变模量:指材料在弹性变形阶段内,剪切应力与对应剪切应变的比值 。弹性模量:材料在弹性变形阶段,其应力和应变成正比例关系(即符合胡克定律),其比例系数称为弹性模量 。弹性模量的单位是达因每平方厘米 。“弹性模量”是描述物质弹性的一个物理量,是一个总称,包括“杨氏模量”、“剪切模量”、“体积模量”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