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知识 【养殖】芍药的养殖方法 养殖芍药的注意事项


芍药被人们誉为“花仙”和“花相” , 且被列为“六大名花”之一 , 又被称为“五月花神” 。 芍药自古就作为爱情之花 , 现已被尊为七夕节的代表花卉 。 那么芍药是如何养殖的呢?养殖中又有什么好的方法呢?养殖芍药又需要注意哪些事项的呢?请您带着疑问和我一起往下阅读吧!

基本知识 【养殖】芍药的养殖方法 养殖芍药的注意事项

文章插图

芍药的养殖方法(基本知识):最佳繁殖时间:秋季是栽植芍药的最佳时期 。
最佳生长土壤:芍药宜选择疏松、肥沃而又略带酸性的砂质土壤 。 不宜在碱性土壤中生长 。 如果土壤碱性过大 , 会引起叶片黄化 , 甚至萎缩枯死 。
生长湿度要求:芍药适当浇几次水 , 以补充土壤水分的不足 , 每次浇水量不宜过多 。 较为干燥的环境 , 不需经常灌溉 。 芍药因为是肉质根 , 特别不耐水涝 。
最佳生长温度:芍药是典型的温带植物 , 喜温耐寒 , 有较宽的生态适应幅度 。 夏天适宜凉爽气候 , 但也颇耐热 。
最佳生长光照:芍药是长日照植物 , 在秋冬短日照季节分化花芽 , 春天长日照下开花 。 花蕾发育和开花 , 均需在长日照下进行 。 若日照时间过短(8~9小时) , 会导致花蕾发育迟缓 , 叶片生长加快 , 开花不良 , 甚至不能开花 。 因此芍药宜放置光照强度较好的地方养殖 。
基本知识 【养殖】芍药的养殖方法 养殖芍药的注意事项

文章插图

养殖芍药的注意事项:施撒肥料:追肥要控制 , 每年追肥三次 , 第一次在新梢迅速抽出 。 叶及花蕾正伸展时 , 以施速效肥为主 , 称之为促花肥 。
浇水要点:芍药适当浇几次水 , 以补充土壤水分的不足 , 每次浇水量不宜过多 。
修剪要领:芍药为了使芍药花多色艳 , 生长健壮 , 整形修剪是十分重要的 。 芍药整形主要包括定干、修枝、除芽、疏蕾、剪除残花等工作 。 芍药栽植2~3年即可进行定干 。 对生长势特强 , 生长旺盛的品种 , 可以修剪成独干的芍药 。 对生长势弱 , 发枝数量少的品种 , 一般剪除细弱枝 , 保留强枝 。
盆土更换:盆栽芍药可结合分株一两年换盆一次 , 换盆时应多保留些宿土 。 如株丛不大 , 就不要分株 。 芍药换盆时宿土不要打碎 , 在无根处去掉部分陈土 , 剪去烂根 。 加新土时 , 适当加一些磷肥作基肥 , 不可太多 。 上盆后放阴凉处养护 , 约一星期后移置向阳处 。
繁殖要点:
1、芍药传统的繁殖方法是用:分株、播种、扦插、压条等 。 其中以分株法最为易行 , 被广泛采用 。 播种法仅用于培育断品种、生产嫁接牡丹的砧木和药材生产 。
2、栽培时根据根系长短、大小挖坑 , 注意根部要舒展 , 不宜过深 , 覆土以盖上顶芽4~5 厘米为度 , 栽完后浇一次透水 , 壅土越冬 。
病虫防治:
【基本知识 【养殖】芍药的养殖方法 养殖芍药的注意事项】1、介壳虫又名蚧:可用软刷刷除 , 或剪去虫害枝烧毁 , 抓住卵的盛孵期喷药 , 刚孵出的虫体表面尚未披蜡 , 易被杀死 。 最好是加强检疫 , 严防引入带虫苗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