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学习计划表


好的学习计划表

文章插图
数学是区分度最大的一门学科 , 也容易考高分 。 例如2007年广东高考理数单科状元:郭志伟 150分 陆丰市龙山中学;文数单科状元:林锐涌 148分 潮汕学院实验学校
为了同学们有效地备考2008年的高考 , 特提出以下建议:
1、每个人要有一个很详细的“学习计划表” , 要有极强的执行能力 , 能够按照计划表学习、巩固知识 。 可以会分阶段“消化” , 有侧重点“强攻” , 注重基础知识 , 不在基础薄弱的时候刻意抓偏题、怪题 。 其中 , 基础知识的积累是很关键的 , 对各个科目的均衡进步影响最大 。
2、不熬夜读书 。 晚上12时前要上床睡觉 , 早上不早起 , 保证充足的睡眠 。
3、做听话的学生 。 学校老师提供的卷子都是非常经典的东西 , 要很认真的去做 , 甚至有时候做两、三遍 , 把老师给的东西牢牢掌握住 。
4、科学地建构知识体系:
能力的考查是以数学知识为载体的 。 因此高考数学复习很重要的工作是准确、系统的掌握高中数学的基础知识 , 考生应根据自身学习的特点科学地建构知识体系 。 知识体系的建构要突出重点 , 揭示联系 , 简洁实用 。 形成知识体系 , 知识网络 , 对考生来讲是一个知识“内化”的过程 , 只有这样在考试时知识才能用得上 , 用得好 。
5、老师提倡同学们自己去总结 , 因为老师的是老师的 , 你自己总结的是你自己的东西 , 每科都要有总结 , 考试前这几天就看自己总结的东西 , 自己总结的是老师给的题 , 还有讲课的卷子 , 把不会的东西摘出来复习 。
6、解题要规范 。 俗话说 , “不怕难题不得分 , 就怕每题都扣分” , 所以务必将解题过程写得层次分明 , 结构完整 。 重要的是解题质量而非数量 。
7、要知道高考命题要求、范围和重点等 。
如2006年广东高考试卷以函数(26分 , 占17%)、立体几何(24分 , 占16%)和数列(22分 , 占15%)为主 。 三个知识点合共72分 , 占整卷150分的48% 。
函数是高中数学的核心 , 新教材中具体表现为知识的联系性方面:
如2007年广东高考试卷函数(24分 , 占16%)、新增内容(24分 , 占16%)、三角函数(17分 , 占11%) , 解析几何和立体几何(19分 , 占13%) 。
8、要知道新课标提高要求的部分:
(1)分段函数要求能简单应用
(2)知道最小二乘法的思想要求
(3)通过使利润最大 , 用料最省 , 效率最高等优化问题 , 体会导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
(4)对原大纲未做要求的直线、双曲线、抛物线提出了写出参数方程的要求
9、要知道新教材降低要求的内容:
(1)函数:定义域、值域问题;
(2)三角函数:余切、正割、余割;
【好的学习计划表】(3)立体几何: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 , 归纳出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平行、垂直的判定定理;
(4)直线和圆:根据给定直线、圆的方程 , 判断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5)概率:概率教学的核心是了解随机现象(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及其频率的稳定性);理解古典概型的特征:实验结果的有限性和等可能性(列举法计算);
(6)简易逻辑:对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 , 只要求通过数学实例加以了解 , 帮助学生正确地表述相关的数学内容;
(7)统计:不应把统计处理成数字运算和画图表 。 对统计中的概念(如“总体”“样本”等)应结合具体问题进行描述性说明 , 不应追求严格的形式化定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