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西洋参如何实现稳产高产?西洋参种植的田间管理技术


【常见问题】西洋参如何实现稳产高产?
【专家解答】西洋参又被称为广东人参、花旗参等, 是一种高技术、高投入、高收益、高风险的人参种植种类, 为了保证西洋参种植的稳产高产, 做好西洋参种植的田间管理十分重要 。 现将西洋参种植的田间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高产】西洋参如何实现稳产高产?西洋参种植的田间管理技术

文章插图

图:西洋参种植
一、防寒:不论实生苗、移栽苗及播种的在11月下旬后都要覆盖10—15厘米厚的草以保墒防冻 。 地边、畦边还要加厚些, 为防风刮应在草上压上树枝和石块等 。
二、抗旱:在少雨雪而干旱的年份要喷水, 以防芽苞干枯和确保来春正常出苗 。
三、春、夏管理
1.适时撤除防寒物:撤除防寒物以3月底4月初迎春花开时为宜, 过早易受冻害,过晚参苗出土晚, 嫩茎易被日光灼伤 。 撤草时可留些短碎草, 以利保墒和防止雨水冲击地面 。 各地要因气候和物候变化科学适时撤除覆盖物 。
2.畦面消毒:去草后搂去杂叶, 全田喷1%硫酸铜消毒杀菌, 但药液不得渗沾到芽苞和参根上, 以免造成伤害和影响出苗 。
3.畦面松土:撤草后畦面湿润应随即松土, 如干旱则应先喷水湿润后再松土, 以通气、提温促苗出土生长, 整个出苗期畦面都要保持湿润, 以防因表土干旱灼伤幼嫩的茎叶 。
4.架棚遮阳:西洋参喜斜射和散射光怕强光, 但仍需要阳光提供能量而进行光合作用 。 在大参挑鼻和头年播种参的撒除覆草后, 科学合理地架设遮荫棚调整光照, 以促保西洋参的健壮生长 。 采用双透(透光透雨)大棚, 主柱总长2.2米(地下埋50厘米), 四边主柱1.9米(地下埋50厘米), 柱间纵距视顺杆长度而定 。 横杆长2.4米, 先用铁丝绑好横杆, 再在横杆上各畦放三根顺杆并用铁丝固定, 顺杆上放遮荫的草帘子, 四周用玉米秸杆等夹成挡风障 。 帘子透光度视参龄而定, 1—2年透光度15—20%, 3—4年透光度30%—35% 。 另4月中旬西洋参苗接近出土时必须适时架棚遮荫, 过早畦温低出苗晚, 出苗后再遮荫幼嫩茎叶易被灼伤 。
【高产】西洋参如何实现稳产高产?西洋参种植的田间管理技术

文章插图

图:西洋参种植
5.追肥:西洋参属多年生宿根植物, 必须每年追肥补充 。 春季出苗后追施三元复合肥和腐熟饼肥各50克/平米, 炕土500克/平米, 追肥开沟要浅, 切忌肥料接触参须, 以防肥害 。 追肥后如畦面干旱应及时浇水 。
6.护根覆盖:护根覆盖是在5月上旬西洋参展叶初期和追肥结束后进行, 过早茎叶幼嫩易碰断参茎, 过晚参叶交叉长满畦面又易损伤叶柄和叶片 。 覆盖物多为碎麦秸草等 。
7.抗旱防涝:我市西洋参种植区一般是春旱夏涝秋干, 所以春季常要浇水保出苗;秋季要适时喷水保根膨大增重;夏要排水防涝保参正常生长, 遇旱和高温也要喷水 。
8.选种和留种:在目前西洋参群体的株型、成熟期都严重参差不齐(成熟早晚相差1个多月)的情况下, 提纯复壮势在必行 。 另外, 为了确保种子饱满, 适当疏花疏果也很必要, 疏花于3/4的花序已开花, 小部分已坐果时进行, 将顶部1/2的花序疏掉以使留果个大成熟集中, 在果膨大期将未膨大的青果去掉, 使营养集中于已留果和参根 。
【高产】西洋参如何实现稳产高产?西洋参种植的田间管理技术

文章插图

图:西洋参种植
四、病虫鼠害防治
1.病害:危害茎叶的有黑斑病、疫病、炭疽病, 危害茎中、基部的有立枯病、猝倒病、茎腐病;危害根部的有根腐病、疫病、菌核病、锈腐病等 。 西洋参的病害应执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 要农艺、农药相结合, 以广谱杀菌剂为主单项药剂为铺 。 地下病害,要在播种移栽时用多菌灵等进行种子、种苗和土壤处理, 有相当防效 。 地上病害,在展叶后, 每半个月喷1次1∶1∶400的波尔多液, 穿插喷50%多菌灵1000倍液、消菌灵2000倍液、20%粉锈宁500—1000倍液、70%托布津1000倍液、7%的代森锰锌500—700倍液、50%退菌特500倍液等 。 平均7天喷1次药, 遇雨要补喷 。 除交替、穿插喷打多种药剂以提高防效外, 由于西洋参生育阶段、气候、农药厂家和生产日期不同, 喷打浓度、药量在喷打前务必做好试验, 以免造成药害 。 发现病株立即拔除集中烧毁, 病穴用50%石灰乳或50%多菌灵400倍液浇灌消毒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