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渭南:丰收的“秘诀”是“藏粮于技”

本文转自:华山网
开镰了!
芒种前后 , 自东向西 , 秦东大地夏收序幕拉开 。
6月3日 , 渭南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孙镇试验基地种植的“渭麦9号”示范田实产验收 , 平均亩产601.6公斤;6月8日 , 渭河滩地受灾地块实际测产亩产590.59公斤;6月10日 , 合阳县“吨半田”小麦高产示范田实收测产亩产799.98公斤……
随着一个又一个捷报传来 , 渭南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张俊丽一直忐忑的心终于放下了 。
2021年 , 渭南遭受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强秋淋天气影响 , 大荔、蒲城、华阴等6县(市、区)内涝面积达260万亩 , 其中 , 249万亩农田秋播严重滞后 , 超过全市播种面积的一半 。 “这是从未遇到过的困难和挑战 , 像一块大石头沉甸甸地压在每一个农技人心里 。 ”张俊丽如是说 。
渭南有着“陕西粮仓”之称 , 小麦年产量接近全省三分之一 。 “去年雨下得太多了 , 到11月底 , 还有10万亩小麦种不进去 , 播进去的小麦苗情弱 , 当时许多人心里对来年收成都没底 。 ”张俊丽说 , “必须向科技要产量 , 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 。 ”
截至6月17日 , 全市夏收小麦442.7万亩 , 进度99%以上 , 夏播玉米247万亩 。 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 丰收的“秘诀”就是“藏粮于技” 。
陕西渭南:丰收的“秘诀”是“藏粮于技”
良种良法促丰收
6月13日 , 华阴市种粮大户袁海锋的小麦喜获丰收 , 眼下 , 他正忙着播种春玉米 。
“今年的小麦收成出乎我的意料!亩均1050斤 , 就连之前受灾严重的地块都收了八九百斤 。 ”袁海锋高兴地咧开了嘴 。
时间拨回至8个月前 , 因遭遇强秋淋天气 , 去年11月下旬 , 袁海锋承包的5000多亩地里仍全是泥 , 大型播种机无法作业 。
【陕西渭南:丰收的“秘诀”是“藏粮于技”】“当时就打算放弃这一料庄稼了!地里播不进麦 , 播进去了产量也不一定高 。 ”袁海锋心情沮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