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铁】叉叶苏铁


叉叶苏铁

【苏铁】叉叶苏铁

文章插图
现状 涉危种 。 叉叶苏铁在我国仅零星分布于广西龙州及云南弥勒的局部石灰岩地区 , 由于森林乱砍滥伐 , 生境遭受破坏 , 种群陆续减少 , 又因群众采挖 , 已处于濒危境地 , 急待保护 。 
形态特征 常绿棕榈状植物 , 树干圆柱形 , 高达4米 。 叶螺旋状排列 , 羽状全裂 , 长2-3米 , 叶柄两侧具短刺;羽处叉状分裂;裂片线状披针形 , 边缘波状 , 长20-30厘米 , 宽2-3厘米 , 幼树被白粉 , 后呈深绿色 , 有光泽 , 先端钝 , 基部不对称 。 小孢子叶球圆柱形 , 长15-18厘米 , 直径约4厘米 , 梗长3厘米 , 粗1.5厘米;小孢子叶近匙形或宽楔形 , 黄色 , 边缘桔黄色 , 长1-1.8厘米 , 宽约8毫米 , 顶部有绒毛 , 圆或有短头 , 下面有多数3-4枚聚合而生的小孢子囊;大孢子叶桔黄色 , 长约8厘米 , 下部长柄状 , 上部菱状倒卵形 , 宽约3.5厘米 , 篦齿状分裂 , 裂片钻形 , 长1.5-2厘米 , 在其下方两则生有1-4个近圆形、被绒毛的胚珠 。 种子成熟 时黄色 , 长约2.5厘米 。 

地理分布 分布于广西龙州、大新、崇左及云南弥勒 , 生于海拔130-175米 。 越南北部也有 。 

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 分布区位于热带北部季风区 。 年平均温22℃ , 1月平均温14℃ , 极端最低温常年在0℃以上 , 偶在特大寒潮南下年分可下达-3℃ , 7月平均温28.1℃;年降水量135 0毫米 , 集中于5-9月 , 占年雨量75%以上;年平均相对湿度81% 。 叉叶苏铁为喜钙植物 , 通常生长在石灰岩低峰丛石山中下部 , 土壤为石灰岩土 , 中性至微碱性反应 , 较肥沃湿润 。 主要 伴生植物有蚬木Burretodendro hsienmu Chunet How、东京桐Deutzianthus tonkinensis Gagnep.、海芋Alocasia macrorrhiza (L.)Schott等 。 

保护价值 分布范围极窄 , 植株稀少 , 羽片叉状分裂 , 为苏铁属植物中所罕见 , 对保护物种 和研究苏铁属分类有一定的科研意义 。 叶丛终年翠绿 , 可作绿化观赏 。 

保护措施 广西龙州石山区已建立岗保护区 , 应在种群较多地点严加保护 , 促进其天然更 新 , 并进行栽培 , 大量繁殖 。 
栽培要点 一般采用分蘖 , 切干或种子繁殖 。 分蘖繁殖时 , 应从老树干基部周围切取分蘖 , 种在肥沃湿润的腐殖土中 , 放半阴处 。 也有将干部切成片段 , 埋土中 , 使干部四周发生新芽 , 再行分栽 。 种子寿命短 , 采后应即播种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