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胜糕名字的由来


宋高宗建炎年间(公元 1127—1130 年) , 金兀术在临安骚乱 , 被杭州军 民像打野狗一样赶得站不住脚 , 急忙退出临安 , 来到平江 , 闯进了苏州城 。当时 , 驻防在松江一带的南宋名将韩世忠 , 打听到金兵有向北撤退的迹象 ,  立即和夫人梁红玉带领 8000 人马紧紧追来 , 准备截断金兵的归路 。金兀术冷 不防在太湖里遇上了劲敌 , 吃了一记闷棍 , 忙讨来救兵 , 要和韩家军决一死战 。
韩家军虽然英勇善战 , 可 8000 人马抗击 10 万金兵 , 要打以少胜多的仗 ,  必须摸清敌情 , 用良计妙策 , 才能转守为攻 , 最后获胜 。几天来 , 韩世忠日夜苦想 , 茶饭不思 , 眼睛熬得通红 。
一天深夜 , 夫人梁红玉前来见他 。只见她端着一盘糕点 , 说:“将军 ,  苏州百姓又送来了几箩糕点 , 慰劳士兵 。这一盘糕点 , 他们说一定要请你品尝 , 这是他们的一点点心意 。”
韩世忠接过来一看 , 这糕点式样别致 , 两头大 , 当中细 , 蛮像个定榫 , 一股甜香 , 直冲鼻端 。他伸手取过一块 , 一掰两半 , 只见糕里有张纸条 , 上面写着四句话: “ 敌营像定榫 , 头大细腰身 , 当中一斩断 , 两头勿成形 。” 韩世忠觉得稀奇 , 连忙招呼夫人过来 , 夫人一看说:“ 老百姓真是知道将军 的心思 。你看 , 这四句话不是明明告诉我们 , 打蛇要打在七寸上吗?”
韩世忠高兴地说: “ 是呀 , 我这几天正在摸索敌情 , 老百姓已替我们将金贼的布阵弄清楚 了 。照这样看来 , 我们要马上出兵 , 先把金兵齐腰斩断 ,  让他们首尾不能相顾 , 阵脚自然大乱 , 这样定能取胜 。”
于是 , 韩世忠连夜调兵遣将 , 像一把飞刀 , 直向敌营拦腰砍去 。等金兵觉痛 , 已被劈成两段 。众金兵像掐了头的苍蝇 , 南北两头 , 只顾自己夺路逃 命 。一路逃到镇江附近的黄天荡时 , 遭到了早已赶到的梁红玉的精兵的迎头痛击 , 另一路在太湖里遇上风暴 , 军心大乱 , 战死、溺死的不计其数 。宋军大获全胜 。
【定胜糕名字的由来】这一仗 , 苏州百姓送的定榫糕立了大功 。因为“定榫”与“定胜”谐音 ,  韩世忠就把这种糕改名为“定胜糕” 。又因为“定胜糕”三字有大吉大利、 高高兴兴的意思 , 所以后来苏州人常常喜欢把定胜糕作为喜庆和节日赠送亲友的礼物 。这个习俗 , 一直流传到现在 。

    推荐阅读